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球各国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同时,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复杂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中国与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面对全球性气候等问题,加强中欧经济合作、绿色合作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9月7日至8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八届欧洲论坛顺利闭幕。本届欧洲论坛分两场进行,首场论坛于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连线同步举行,主题为“中欧双碳合作:开放共享,奔赴净零未来”;第二场论坛于巴黎和上海双会场连线举行,主题为“疫情下中国经济的嬗变之路”。与会各方围绕中欧绿色合作的挑战与潜力及中欧经济合作的前景与机遇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为新时期、新形势、新阶段下中国和欧盟合作提供新思路,全面提振中国和欧盟企业家的合作信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出席活动并致辞,系统分析了中欧经贸合作、绿色合作的光明前景和重要意义。为了解汪泓院长从宏观国际经贸合作到微观企业“双碳”规划建议的一系列理解洞见以及新形势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重点工作方向,环球网对汪泓院长进行了专访。
在经济全球化中寻求合作,推进共同繁荣
环球网:“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已有近10年的时间。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到目前都取得了哪些成功?未来的合作发展方向会有哪些新变化?
汪泓院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取得的合作成果十分振奋人心。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合作日趋深入和成熟。从“16+1合作”到“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无一不体现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合作进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合作成果丰硕。近十年来,中国与欧洲合作伙伴坚持共建“一带一路”,在货运班列、港口复兴,跨海大桥建设、数字经济和绿色增长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中欧合作结出诸多硕果。其中包括:匈塞铁路,被视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欧洲第一单,实现了中国铁路标准与欧盟UIC标准的首次对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被视为中欧经贸重要门户;以及位于克罗地亚境内、由中企承建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比如,中欧在疫情防治方面的合作方面,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双方积极分享疫情信息、交流防控经验,凝聚合力共抗疫情。
关于中欧未来的合作,我们认为如下几个方向值得考虑:
首先,充分考虑双方的技术优势和战略需求,积极寻找空间来共同编织合作愿景规划和战略合作点。当前,中国着力推动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开展智能化生产。而欧洲主要大国正在推进的工业战略,例如德国“工业4.0”、法国“未来工业计划”、英国“工业2050”,则旨在融合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因此,中欧要深化战略对接,联合制定合作愿景规划,加强在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构建制度性经济合作框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稳定各方预期,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从共商共建中受益,从而保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持久深入推进。
再次,要积极落实中欧经贸合作。除了涉及服务贸易、传统的货物贸易和投资等议题外,还可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体现发展导向的内容,尝试扩大“一带一路”自贸协定覆盖范围,建设经贸合作区。此外,要加速中欧创新合作进程。中国可在5G网络、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与欧洲国家开展试验性合作,支持更多欧洲城市同中国开展智慧城市点对点合作,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合作。最后,要构建中欧绿色协同发展平台。同“一带一路”沿线和欧洲之间形成联动,共同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以及数字经济。
环球网:当前,中国在抗疫取得不凡成就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展现出了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在您看来,疫情之下我国经济能一直维持稳定向好的趋势,有哪些成功的因素?此外,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高度不确定的形势下,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
汪泓院长:疫情之下我国经济能一直维持稳定向好的趋势,主要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始终坚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经济发展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始终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的必由之路,这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风险挑战,我国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快速有效推出实施一系列稳经济、稳增长措施,六稳六保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第二,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我国一直在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工作,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硬。相关部门打破了封控的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式,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做到了“应复尽复”、“应放尽放”,在经济主战场大展身手。第三,举国体制成为中国在疫后振兴中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效、快速、大规模地调动公共资源和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第四,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第五,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聚焦重点领域,更大力度扩投资、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新基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投资平台和投资空间,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第六,数字经济强势拉动效应。数字经济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移动服务、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线上与线下融合等新型服务模式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中国应该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市场。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前7个月,中欧贸易总额3.23万亿元,增长8.9%,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7%。未来,中国要积极扩大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合作,以更大程度的开放来凝聚力量,降低疫情等因素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冲击。其次,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重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大循环。中国要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构建国民经济大循环,不断增强国家技术安全,加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再次,实现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需保障农业生产,做到粮食稳产高产,加大种粮补贴,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外,在能源安全方面,统筹考量“双碳”战略与能源安全,加强能源供给多元化。最后,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我国经济规模宏大,产业链完整,内在动力韧性极强并保持中高速增长。要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新基建领域投资。切实提振企业家信心,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拥有领先的碳减排能力,意味着新的竞争优势
环球网:企业是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绿色转型中,企业开展“双碳”的战略研究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汪泓院长:“双碳”战略下,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企业必然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碳减排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倒逼因子,走在行业前列者,将获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可以说,谁率先拥有领先的碳减排能力,谁就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战略研究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应考虑提升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怎么样去寻求一些新的突破,然后去贡献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和全社会的碳中和来贡献一份力量。
企业是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力量,推进“双碳”工作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成本,但长期来看将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起并参与的企业“双碳”行动专题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多数企业的“双碳”目标意识显著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碳管理的相关能力建设还有待提高。
学院倡议企业自上而下开展“双碳”行动,重塑碳管理。首先,企业要做到“战略先行”,积极开展“双碳”的战略研究和目标制定;其次,企业要主动进行碳管理体系建设,这其中既包括建设新的体系,也包括融合不同体系,比如碳排放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最后,企业要有意识地进行包括数据、技术、交易在内的碳资产管理。在实现自身“双碳”目标的基础上,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金融等多样化的手段来赋能政府、行业及社会大众,零碳发展对企业来讲是大有可为之事。
环球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您认为数字化、智能化在企业绿色转型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价值?
汪泓院长:当前,数字经济已经由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
企业应当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降碳过程中“乘法”效应,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一是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二是应对不确定不稳定性,构建企业新型能力;三是支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转型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而数字化转型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企业实现从源头、过程到整体的全价值链节能减排,需要新一代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是企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助力企业能源生产、使用侧节能和效率提升,进而构建技术能级高、绿色环保好的新产业、新集群、新业态。
推进新商科建设,培养新时代的经济管理人才
环球网: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构筑中国和欧洲乃至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平台。您认为,应如何顺应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在学术研究、案例开发等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汪泓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业领袖”,将继续推动形成一批ESG特色课程和研究成果,在教学、研究和运营中贯穿ESG理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开辟了四大跨学科研究领域,ESG便是其中之一。自2017年起,学院便开始发布ESG白皮书,开发ESG相关课程与案例。此外,学院每年均会开展“双碳”主题系列活动,带动企业界抓住低碳转型的历史机遇,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参与“双碳”工作,从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讲好中国案例,讲好中欧案例,讲好全球案例的,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自2017年起,中欧便开始发布ESG白皮书,开发ESG相关课程与案例,此外,中欧每年均会开展“双碳”主题系列活动,带动企业界抓住低碳转型的历史机遇,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参与“双碳”工作,从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在今年的中欧“欧洲论坛”布鲁塞尔专场,也将探讨中欧双边在绿色经济方面的合作机遇,推动中欧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紧密合作。
环球网:当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被业内视为解读全球环境下中国商业问题的权威。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全球局势之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其他全球商学院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
汪泓院长: 当前,世界瞬息万变,“有序”和“无序”风险不断凸显,新旧矛盾不断交织。面对VUCA时代的高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教育行业迎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变革,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新商科”已成为时代所需。
“新商科”指的是商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聚焦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培育能搏击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企业家,构建经济管理理论的中国学派,创造时代领先、影响全球的商业文化。
新商科建设将成为中国培养商界人才的战略性举措,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中国范式。新商科教育和新时代的商学院建设需要守正创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做到五个“主动纳入”:主动纳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之中;主动纳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时代之中;主动纳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主动纳入到市场经济竞争之中;主动纳入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中。
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和Global EMBA课程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阵营,其中Global EMBA课程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二,MBA课程2019年、2020年位居全球前五。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在“融合中国与世界的教育、研究和商业实践,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的愿景以及“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业领袖”的使命,践行“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从学生、教授、研究、教学、社会责任、校友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学院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
“学生”: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运行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目标贯穿到课堂内外,实现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的统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构建学习、协同学习、情景学习、反思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咨询者、学术顾问、研究者、团队协作者。
“教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学院将继续保持中国最具实力的教研地位,进一步扩大师资规模,加大引进和培养优秀师资的力度,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同时,强化教研并举、学术和实践并重的导向,支持鼓励名师教授在打造学术研究高地的同时,面向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研究”:推进建设“2+4+2+X”跨学科研究高地。充分利用学院五地办学和跨学科研究领域优势,发挥在管理教育界的引领作用;明确跨学科研究领域建设“分步走”计划,并加以实施。今年8月,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正式成立,聚焦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融两个领域,深入开展学术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同时,在案例开发方面持续发力,为全球管理知识宝库贡献中国智慧。
“教学”:稳固“全球管理教育第一阵营”的地位。保持自身教学特色和优势,坚持国际化教学,满足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教学及研究需求;以“欧洲论坛”等为抓手,积极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坚持案例教学,加深与哈佛、毅伟、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三大国际案例库的合作,稳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主题案例库;坚持实境教学,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生态,开发设立一批全新实境教学基地。
“社会责任”:坚持培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继续推动形成一批ESG特色课程和研究成果,在教学、研究和运营中贯穿ESG理念。
“校友”:持续全力赋能校友。打造校友终身学习平台,今年,13家中欧校友掌舵企业进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2022届MBA毕业生在毕业后三个月内的就业率达到93.8%。未来,中欧将持续为校友和校友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推动校友在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