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双碳”目标战略正以各种方式快速落地
记者:环保是您专注的一大领域,最近我们注意到,为了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市场对此是非常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实施方案发布的意义?
马科伟:经过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不管是我们的碳中和相关的(政策)、碳中和领导小组,还有我们的碳核算标准,包括上海成立的碳交易所等等一系列的组织、机构、体系的成立,让我们的“实施”二字更有意义了,不然的话就属于一个方向性的战略。全球现在大约有60多个国家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但实际上有80%多还在讨论的过程中,而中国率先迈出了这样一步,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事情。
围绕“双碳”目标 新旧能源产业都将大有作为
记者:这也让我们联想起去年,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五部委共同发声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落地。所以您如何看待“碳中和”在当今时点上,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意义?
马科伟: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而且我们又处于从2013年开始工业生产总值达到顶峰之后的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实是能源的支撑。不管是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还是以现在提出的这种安全或者是反垄断,或者是碳中和整体战略的大布局,我觉得这些的落实是需要一些相关的支持。这个支持其实最直接的,就像刚才您提到的,不管是财政部也罢,花钱的事情肯定首先要去做一些系统性的规划,然后保证它的一些标准的实施。
因为这个规模是非常之大,中国现在大概的能源结构70%是火电,后面的话我们通过一些风能、电能等新能源产业去替代的时候,其实在2060年,我们大概还有30%的火电要去做支撑。这个改造的过程,换句话来讲,现在的70多亿吨碳要经历这种技术改造,涉及到钢铁、化工、航空等一些重工业的领域,这就需要改造的投入,同样还有像一些发改委提出的,产业上的结构性布局要有一些提速,有些领域要去做相关的重新筛减。
碳中和赛道将维持20-30年 涉及11个子行业
记者:反映到A股市场,我们来观察,最近几年来,资金对于碳中和投资机会的挖掘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涌现出比如像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一些大牛股,它们的市值都达到数千亿甚至上万亿。您怎么看待相关的A股的投资机会?
马科伟:碳中和就是让我们的低碳经济最后能够去引领经济的发展,进而能够在欧洲很多的大消费市场,能够去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且融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像刚才您举例的个股标的,是非常典型的在细分领域里抓住了机遇。大的碳中和领域里,它从能源替代到最后的能源中和,它实际上会诞生很多伟大的赛道,这个赛道里您刚才举的几个例子其实属于我们最近比较热的新能源行业。
其实在我们来看,“新能源”里的“新”字就是大家还不太确定,它到底未来会细分到哪一个领域,只是说它会区别于我们传统的火电,我觉得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会诞生一些伟大的企业,当然优秀的公司,我相信在未来不限于像宁德时代、正威新材或者隆基绿能这样一些企业,他们毕竟还只是在电池领域或者在新能源领域里的部分行业,从碳中和的大框架来讲,它涵盖了11个子行业,这个行业赛道会维持20-30年,这是非常可观的一个事情。
中国光伏产业引领全球
传统能源绿色改造充满机遇
记者:您反复提到新能源行业,我们注意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中明确了10项具体行动,其中第一项就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所以您如何看待比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细分产业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相应的投资机会?
马科伟:我们的低碳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先解决70%火电的问题。火电问题的解决,其实你要做两项(工作),第一部分是替代。因为2015-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历过全球的洗礼,全球很多细分领域的前三大公司都在中国,这归因于我们在产业链第一次布局的时候,我们有了排头兵,而且我们有非常成熟的这种老兵,帮我们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光伏首当其冲就(发展)起来了。
但技术层面上来讲,它有一些先天性的现在短期来看还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像光伏,它到现在为止,它整个的输电的稳定性,因为它时不时会受到天气或者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包括用电高峰的一些影响,现在整个使用率还没有达到30%,这还需要技术去突破,所以在细分领域里面,未来肯定也会诞生非常伟大的一些公司。在2060年之前,我们还会长期依赖的火电,其实不是说完全把它给排除掉,只是让它更高效地去利用,这个过程中,科技性的创新,会在这几个领域里面纷纷去渗透。
这个过程中可能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机遇,我觉得至少在整个光伏产业包括风能产业没有完全达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大替代之前,我们需要把现有的资源做一个很好的统筹科学发展,统筹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其实就是刚才您提到的宁德、隆基等公司,他们通过储能等合理的配套,让我们在低温期、低压期、低光伏期或者低耗能期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去把它给做得稳定,让使用者、让居民、让工厂能够体会到,原来我可以这样去用传统能源,替换过来之后,我还不会太大面积地影响我的相关风险性因素。其实对企业自身来讲,成本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盈利兑现必然带来估值下修
市场结构性分化需要精选个股
记者:我们来回顾这些板块的市场表现,光伏风电板块从今年4月份的低点至今,一度走出了非常好的行情,不少个股甚至创出历史新高,龙头个股被机构重仓。当然最近随着市场出现一些调整。您怎么看待这些板块后市的表现?最近的调整有没有跌出一些新的机会?
马科伟:整个新能源板块其实从2020年开始,已经走出了非常靓丽的一个行情。我们的看法是,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整个板块的估值其实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顶点,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结构性的一些分化。其实真正在未来2-3年,整个大行业需求还存在的,以新能源汽车为驱动,以电网改造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将享受到(市场)福利。光伏产业屡创新高,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虽然没有突破前期大的高点,但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些大的全球环境,包括一些外围的影响,它还保持了比较高的盈利兑现,这就是我们投资企业最核心的一个地方,就是盈利的兑现必然会带来估值的下修。这就是新能源板块现在最需要大家关注的一点。
展望未来,当一个行业的渗透率开始到10%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个行业的技术成熟度和消费者的依赖度,它会进入加速期;渗透率达到30%的时候,增速就开始要放缓了;渗透率达到50%的时候,基本上这个行业就完全成熟,你只能投龙头。新能源行业里很多细分的领域现在就处于20%、30%甚至到50%的阶段,就需要各位投资者通过专业的机构或者通过专业能力去拆解,其实它整体的行业是向上的,但是未来就看渗透率叠加行业的一些技术革新,未来是不是还会去延续一些伟大的公司。
市场空间庞大 看好储能这个黄金赛道
记者:同样,新能源领域中的一个细分板块,储能概念今年在A股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亮眼。随着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持续提升,您如何看待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还有其中的A股投资机会呢?
马科伟:很多产业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才知道技术的突破点在哪里,才会有试错的概念。像现在我们在西部布局的大面积光伏和很多产业,其实它在传输的过程中,它是需要储能做大面积的补充的。而且在今年市场里观察,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多自然灾害特征,在未来可能也是一个常态化,这种常态化意味着,储能其实在应急救灾、日常保障,在整个体系里面相信会是非常必备的。储能成为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甚至部分自循环区域的一个必备,整体市场份额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而随着储能的结构变化加上之前中国的一些技术储备,不管是我们的锂电储能还是化石类的储能,包括空气动力储能,包括一些水储能,这些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从政策面下一步的引导,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来看,储能板块应该是我们比较看好的新能源板块一个主要的大赛道。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
记者:值得注意是的,今年传统能源板块诸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板块也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部分个股同样创出新高,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新能源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
马科伟:今年的市场它有点特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然灾害和全球的地缘政治的频次的高发,导致了整个的供应侧问题。现在的通胀,很多的传统能源像煤炭的需求侧,其实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供应侧出了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的地缘政治,导致了传统周期性的产业按正常来讲它应该(估值)下修了,但实际上它延续高位震荡或是高位向上的走势。这个过程中也导致了一些企业的高利润或者高市值,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当整体外围环境它稳定之后,就不作为主要的因素,它还是会回归到本身的大周期或行业本身。
从新能源产业发展来讲,其实对传统能源是一种助力。什么叫新能源?新能源它不是像变魔术一样从空中产出的,它实际上是在传统能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让它变得可再生,或者是让它更绿色。比如煤制氢,它通过一些甲醇或乙醇,更多带来了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对企业来讲可能会更好。我觉得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关系就是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传统能源企业)也会承担后续新能源结构转型完成之后的一个执行者,也会成为一个红利的享受者。
碳中和是一个长期宽赛道
不要用短期预期来投资
记者: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双碳”投资机会还是有不同的选择,比如今年年内有34只含“碳”基金成立,截至9月1日,名称中含“碳”的基金总数已达到74只,最新规模总和达到669.11亿元。这其中也包括了在今年7月4日发售的首批8只碳中和ETF。对于含“碳”基金的投资,您能给出一些策略建议吗?
马科伟:讲到这里,明泽也非常荣幸,应该是全市场最早一批发行碳中和主题基金的公司,我们在去年9月份就在招商证券发行了碳中和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首先你要对碳中和有个清醒的认知,它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它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选择了碳中和这个主题,不管是前端的能源替代、中端的能源循环利用,到后端的碳汇这个大的快速成长列车上,你就会享受到这个行业的红利。不要轻易因为短期的波动,影响你对这个行业的判断。
因为我们算过一个账,到2030年达峰,到2050年净碳,到2060年碳中和,它有长达10年、20年、30年的一个宽赛道的增长期。其实很多投资人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他们把短期的资金配到一个长期的资产上,这是现在投资人最痛苦的一点,其实每一个基金有它自己的风险特征,你看它的历史业绩、风险偏好、它的波动,对应到你所属的资金,包括你的投资预期所结合的一个点,做最佳的产品匹配,这样投资人就能够不断享受碳中和的红利,还能享受到这个大的基金时代带来的红利。
原题为:“碳中和”概念股:吹尽狂沙,谁是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