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两年过去,“双碳”目标目前正处于布局规划阶段,实现碳中和离不开资金支持,而绿色金融是支持“双碳”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中国网财经专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解读“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与传统碳密集行业的绿色转型。
两周年将近 “双碳”目标布局规划稳中有进
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两周年将要到来,目前这一目标进展如何?
“双碳”提出以来,各部委均陆续出台双碳顶层设计文件,包括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人民银行等多个部委,已在国家层面确定了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
例如,在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同月18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科院、工程院、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将通过十大科技创新行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目前我国“双碳”目标进展还在处于布局规划阶段。
“这两年,虽然在疫情以及极端天气双重叠加影响下,碳排放总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我国发展双碳的目标还是坚定不移的,从政府部委到各个省份,关于‘双碳’的规划一直在按部就班进行。”林伯强告诉中国网财经。
绿色金融前景可期 未来规模或持续扩大
“双碳”目标实现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而绿色金融是这个“经济基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约为1275亿元。截至8月23日,2022年以来已有27家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共计2024.37亿元,而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仅为7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林伯强指出,绿色金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很重要,从目前时间点来看,比较看好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绿色金融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
绿色金融为何重要?林伯强进一步解释称,所有的发展都需要依靠金融和融资。股市是一条路,贷款是另一条路,但这两者又密不可分。市值好贷款就容易,市值不好贷款就变得困难,因此金融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但不能盲目夸大绿色金融的作用。”林伯强认为,绿色金融目前规模非常小,相比起正规的规模、一般贷款规模都比较小。
“规模小”是绿色金融的第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则是定义比较模糊。
林伯强表示,绿色金融目前发展比较混乱,即边界不清楚。“拿节能来举例,节能属于绿色,但节能这个概念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因此最终绿色到底怎么定义,还是比较模糊。”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改进调整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绿色金融标准已经发布,还有10多项标准进入了立项或征求意见环节,涉及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以及碳核算等多个领域。
国企或成新能源产业发展主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绿色金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支持绿色基础设施项目,但实现双碳目标,不仅需要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及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传统碳密集行业的绿色转型。
林伯强认为,传统碳密集行业企业绿色转型已经开始,目前降低碳排放量主要是国企在起作用。
“以后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应该也是国企。”林伯强指出,我国目前能源供给80%是由国企提供的,但这些能源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因此国企向新能源转型是必然的,也是有底气的。例如,某石油化工企业今年按照目前的价格能够挣1600亿美元,如果拿走1000亿进行转型,影响会很大。
“如果国有化石能源能够把这几年比较好的盈利投入进行转型的话,中国转型会加快,而且竞争力会提升,资本市场对国有传统能源企业支持力度会更好。”林伯强说。
原标题:林伯强:绿色金融前景可期 国企或成新能源发展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