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中和、碳达峰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6月,广东盒马自有品牌——有机山茶油,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认定已实现产品预先碳中和,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食品。
咋的,碳中和食品吃了就能有益于碳中和?还是说这种食品是0碳水?
实际上,碳中和食品中的“碳”,跟碳水化合物无关,也跟食品营养无关,而是指“碳排放”。
任何食品,从生产、分销、使用直到废弃处置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涉及到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基于这一背景,所谓的碳中和食品,就是在这些环节当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食品。
就拿盒马的这个有机山茶油来说,人家是来自广东韶关的近3000公顷种植林地/370多万油茶树。值得注意的是,油茶林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人工林,具有固碳释氧功能。然后呢,团队再对油茶林进行改造,比如同碳汇阔叶林混种,吸引来鸟类/昆虫,农药使用量下降,增加二氧化碳捕集量,从而实现碳中和。
其实碳中和健康食品这个赛道,不少资本方就青睐有加,比如愉悦资本先后投资了星期零、植物标签等企业。按照他们的逻辑,畜牧业养殖环节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比动物基食品,植物基食品有无养殖过程、无生理碳排、能量转化率高、减少农地碳排等优势。
放眼全球,仅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就约占17%,仅次于能源行业、建筑业,位列第三。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
从这一方面来看,想要推进碳中和,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那是刻不容缓。
其实,已经有不少产品开始试水了。
3月的时候,伊利金典推出了中国首款碳中和有机奶。6月,伊利旗下的须尽欢又推出了中国首款“零碳冰淇淋”碳中和人间悦桃冰,有中国首款碳中和酸奶——“畅轻”蛋白时光。类似的商品还有雀巢卓淳能恩3有机奶粉、海南农垦“母山零碳咖啡”……
有消费者可能会有疑问,碳中和食品好吃吗?
目前来看,国内的碳中和食品主要是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对食品本身的营养并没有实际影响。在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碳中和食品和非碳中和食品在理论上不会有明显的差异。唯一的不同应该是碳中和食品相对于普通食品,售价应该会贵一些。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碳中和的食品会越来越多,花样也会越来越繁杂,说不定碳中和人造肉啥的都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