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门户网
首页 碳中和 “双碳”人才培养提速

“双碳”人才培养提速

近日,教育部下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以及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9大重点任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记者注意到,目…

近日,教育部下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以及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9大重点任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记者注意到,目前,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已经率先行动,开始部署相关工作。

2021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致力围绕碳中和打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库战略中心、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传播平台。研究院将发挥清华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优势,实现多院系多学科联合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碳中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2021年11月,华北电力大学制定行动计划,致力于加快构建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大学治理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

据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介绍,该校正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力构建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碳储、碳市场等7个交叉领域本硕博一体化学科链条,建成氢能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一批新专业,筹建新型电力系统、碳金融与碳管理等特色专业,论证设立能源安全、碳市场等相关学科。

“今年3月,我校新设的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今年9月将迎来第一批氢能专业本科新生。”杨勇平说。

《方案》提出,要加快储能与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及碳金融和碳交易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以储能行业为例,当下,该行业创新技术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均不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偏离的问题凸显。

“比如在储能专用电芯研发、系统集成、安全、软件、芯片、AI算法、储能材料、氢储能等领域,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同时,在大规模储能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并网调度、智能运维、回收、商业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也亟需培养相应人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告诉记者,尤其是在当前储能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的背景下,储能产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工人,还需要更多兼具理论基础与产品开发思维的产品工程师。

刘勇坦言,当前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远不能满足储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亟待加强。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一方面,必须紧随时代变化,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双碳’人才梯队;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围绕碳中和领域共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切实在节能减排、零碳和负碳创新技术、能源政策等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杨勇平说。

在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孙宏斌教授看来,高校还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与地方特色相契合的优势,聚焦“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不断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

【版权声明】
1、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使用;
2、文章来自网络,本站编辑发布,不代表双碳门户网立场,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如本站发布或转载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联系站长修改、删除!联系QQ:540383622;
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https://www.cmenhu.cn/1605.html
双碳门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碳达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29274615(姚先生)
13139333945(马先生)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03836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