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博士后邱凯旋今年换了一座城市“上学”。几个月前,他刚从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博士毕业,经过答辩顺利进站,成为首位签约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博士后。
当前,江门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信息、人才、资本、资源流通的便利,持续壮大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粤港双碳领域合作最大前沿科研平台——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成立大半年以来,实验室引进一批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双碳”领域知名专家和高水平科研团队,首批8名学术带头人,50多名博士、博士后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入驻实验室工作。
“这里安静又宜居,适合潜心做科研。”邱凯旋的同事常皓亮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博士后,长驻江门双碳实验室工作。每周他都要回广州两三次,跟导师讨论研究进度,“从江门站坐高铁出发,半个小时左右就到达广州,很方便。”
常皓亮是河南人,这次从外地搬来江门工作,他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安顿了下来。江门双碳实验室占地83.5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6.7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公共食堂、人才公寓等一应俱全。“从公寓步行5分钟就到办公室,一日三餐下楼就能解决,每月还有生活补贴,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他说。
更吸引他们两个的是,江门双碳实验室瞄准了硅能源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生态碳汇与碳资源利用、碳捕集与封存、双碳政策与系统设计等前沿研究方向,率先探索构建“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
走进新会新能源产业园,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一期最后一个生产主厂房预计9月封顶。同一时间,位于江门双碳实验室的中创新航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将主攻新能源电池研究。
今年以来,江门结合广东省战略性新兴和支柱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谋划了鹤山硅能源产业园、新会新能源产业园和台山电力装备产业园三大双碳产业园,重点发展硅能源产业链、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电力装备,以及核能供热、供气、制氢、海水淡化等产业。未来,江门双碳实验室将“牵手”产业园入驻企业,开展“双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现阶段,实验室已与美达锦纶、绿润环保、绿湖生物、国能台山电厂等一批本地企业顺利对接,率先开展“双碳”领域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部分研究项目已获得国家和省级经费支持,正加紧建设实验楼和购置仪器设备,有望产出更多原创科研成果。